負責單位:秘書室 (分機82006)、稽核室(82017)
統整單位:研發處 (分機63554)
教育部依私校法第51條頒訂「學校財團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辦法」,於99學年度開始啟動內部控制制度之建立實施,並分三階段建立落實內控制度:第一階段(民國99至101年)為各校內控建立與學習階段;第二階段(民國102至104年)為訪視階段;第三階段為成熟階段。本校於民國99年12月董事會議通過訂定內部控制制度,依法針對人事、財務、營運事項、關係人交易及共通性事項,訂定作業程序、內部控制點及稽核作業規範,除「資訊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管理委員會」及「環境保護暨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」之協同運作外,依據各事項之風險評估、作業執行現況及內部稽核人員所提供之改善建議,進行適度且合宜之修正,並於109年成立「內部控制委員會」,以健全及強化本校內部控制機制。
為瞭解風險來源,辨識學校主要風險項目,於104年3月建立風險評估制度,各行政單位於現行作業程序中選出重要、具有風險性及校務評鑑相關之業務,進行風險辨識、分析,其結果也提供稽核室作為每年擬定稽核計畫之參考依據。
配合教育部修正「學校財團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辦法」,本校106年5月新增「控制作業循環」章節,強調單位間之橫向聯繫。且為落實內控制度,強化政策宣達,各行政單位推派1名同仁擔任「內控制度種子人員」,定期檢視內控運行成效,秘書室不定期舉辦相關主題之教育訓練,派員參與校外內控、內稽及風險評估等主題講習,以增進承辦人員及學校同仁之專業知能。
本校內控制度之作業程序及內部控制點如下:
1.作業程序:
2. 內部控制重點:
- 內控制度之制/修訂,是否依「學校財團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辦法」之規定辦理。
- 舉凡本校人事、財務、學校營運之作業程序、內部控制點及稽核作業規範,是否確實規範於內控制度並依法執行。
- 內控制度之制/修訂,是否確實依規定提送董事會會議審議,始予公告施行。
- 內控制度之修訂,是否確實依稽核室所提供之改進建議,適時進行修正。
4.其他相關連結:
1.稽核運作情形
稽核室依據風險評估結果,擬訂稽核計畫,依所排定之項目檢核學校內部控制制度,以衡量其對現行人事、財務與營運所定政策、作業程序之有效性及遵循程度,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並有效實施。本校稽核計畫與稽核報告皆經內部稽核委員會議審議,再陳報校長核定,並提送董事會議通過後,另將副本陳送監察人查閱。
- 稽核人員以客觀公正之立場,協助檢核內部控制實施狀況,並適時提供改善建議;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缺失時,應向校長、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。
- 稽核人員於稽核時所發現之內部控制制度缺失、異常事項及其他缺失事項,應於學年度稽核報告中據實揭露,檢附工作底稿及相關資料,作成稽核報告並定期追蹤。
- 稽核室每季定期向校長報告稽核發現及改善情形。
2.稽核作業規範
為落實內部稽核效能,提供內部稽核作業更確切之依循,本校於104年訂定「世新大學內部稽核作業辦法」,符合教育部106年5月12日修正發布之「學校財團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辦法」第14條規定。
3.稽核作業流程圖
4.近3年稽核計畫
- 稽核依據
A. 學校財團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辦法
B. 世新大學內部控制制度 - 稽核目的
A. 確保學校政策、計畫、程序及法令是否有效遵循。
B. 檢查學校財務及運作資訊是否可靠完整。
C. 適時提供改進建議,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- 稽核範圍:現行內部控制制度範圍內適用之。
- 稽核程序
A. 實地查核作業程序 - 收集、分析與研判查核所需相關資料。
- 編製稽核程式。
- 稽核人員執行實地查證、現場提出發現與溝通。
- 指定項目由內部稽核委員會委員陪同,進行協同稽核。
- 執行書面查詢。
- 撰寫稽核工作底稿及稽核報告。
- 追蹤建議事項、撰寫稽核追蹤報告。
B.稽核程式 - 工作底稿中詳述對本校各項作業項目之說明,查核所對應之控制活動,查核作業項目資料之取得方式,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進行統計抽樣。
- 依各項作業之特性,採行實地查證、檢查、盤點、觀察、複算、面談或洽詢,並進行分析性比較。
- 近3年稽核計畫及稽核報告,詳見下列網址: